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推动学会学术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我省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省科协决定组织开展2023年度“科创中原”行动项目申报工作。河南省电子学会拟组织申报其中部分项目,如有企业或个人愿参与完成项目,请积极与学会秘书处联系。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一流学术平台建设提升计划
1.申报对象及条件:各有关单位、产业园区、高校、科研院所,活动在我省举办。
2.实施内容与绩效:以打造一流学术会议为目标,围绕“科技自立自强”等国家战略和省委“十大战略”,结合我省重点产业发展和基础学科建设,遴选支持一批学术技术交流活动,搭建高层次学术技术交流平台,培育一批在学科和专业领域内有较强国内外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精品学术会议。入选项目全部纳入“科创中原论坛”,统一管理。学术活动主题由申报单位自行确定。
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应有2名或2名以上两院院士到会交流,参会人员不少于200人,主旨报告不少于5个,征集论文数量不少于50篇,应同期举办研讨会或座谈会、参观活动等。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应有国际学术组织参与举办,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应有全国学会等全国性学术组织作为主办单位。全省性学术交流活动应有不少于1名两院院士到会交流,参会人员不少于100人,主旨报告不少于3个,征集论文数量不少于30篇。会议非涉密情形外应开展直播,组织论文出版,凝练形成学科或产业发展报告、决策建议等学术交流成果,获省级及以上主流媒体报道3次以上。
二、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工程
(一)“百会链千企”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1.申报对像及条件:各有关产业园区、高校、科研院所,能够组织建立学会科技志愿服务团或产业(区域)科技志愿服务团,形成长效联络动员响应机制,打造服务企业活动品牌。
2.实施内容与绩效:根据省科协、省文明办、省科技厅、省工信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百会链千企”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要求,以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赋能企业发展为活动主线,以汇聚一流创新要素、推动企业创新为目标导向,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围绕企业技术需求,瞄准经济和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科技问题,深入实施优势产业科技赋能工程,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对接,着力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工作。
深入企业开展需求调研、成果转化、联合攻关、科技培训、科技咨询、政策宣讲等科技服务不少于5次,打造科技助企品牌活动(提交典型案例或经验模式)不少于1项,推动成立企业科协或建立学会专家服务站不少于1家。每个单位限申报1项。
(二)“科创中原”协同创新服务平台
1.申报对像及条件:各有关单位、高校、科研院所,依托单位须按申报类型满足《河南省科协“科创中原”创新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的基本要求,与科协系统建立深度合作,积极入驻“科创中国”平台。
2.实施内容与绩效:依据《河南省科协“科创中原”创新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河南省学会专家工作站暂行管理办法》,推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合作载体——“科创中原”创新基地、学会专家工作站、海智工作站等,每个单位申报不超过2项。
(1)“科创中原”创新基地。依托我省创新型企业、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创业孵化园区等进行建设,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跨界、跨域、跨境集聚配置创新资源的服务平台,分为产学研协作、创新创业孵化、国际创新合作三种类型。
产学研协作类。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依托学会、企业专家优势开展前瞻性研判,组织团队集聚攻关,取得原创性成果,兼顾公益性与市场化属性,探索产学研可持续协作机制,服务区域重点产业技术需求,引领产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入驻“科创中国”平台,向平台汇聚资源,每年上传专家、成果、难题等信息不少于20条,与省辖市科协和全国学会、全省学会协同开展“百会链千企”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5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揭榜挂帅攻关、高端人才引育、高端学术交流等活动不少于2项。
创新创业孵化类。融合产业界、学术界、创投界等创新要素,促进各领域优秀人才密切联系、交流碰撞,科学有序孵化优质科创企业,营造区域良好创新创业创造生态,服务科技创新创业力量有序壮大和良性扩散。入驻“科创中国”平台,每年上传专家、成果、难题等信息不少于20条,孵化不少于3项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开展项目路演活动、产学研金融合活动等不少于1次。
(2)学会专家工作站。基于地方和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依托全省学会、全国学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在我省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基层科技社团等单位建立的科技服务平台。建站双方须签订有共建工作站协议(或项目合作协议,协议中有共建工作站条款),协议中有明确的合作项目、咨询服务内容等,明确双方责权;每年依托工作站开展不少于5次科研成果推广、联合科技攻关、学术技术交流、高端人才引育、相关标准制定、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政策宣讲、科技项目和奖项申报、工业和应急科普、技术及创新方法培训等科技服务活动。
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1.申报对像及条件:各有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每个申报单位最多可申报1个项目。申报单位应具有学科优势、专家优势、资源优势等承担能力。被托举人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7年10月30日以后出生),在我省工作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一线科技工作者,主持或主要承担所申报科研项目,为省电子学会会员。
2.实施内容与绩效:通过省科协所属学会遴选一批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对被托举人进行连续两年稳定的跟踪培养。
组织3名或3名以上与被托举人相同或相关专业领域专家组建起托举团队。制定被托举人培养目标与具体方案,提供2次或2次以上参加高端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机会,支持指导被托举人发表学术成果,吸纳被托举人进入学会任职,组织应用单位或科研单位与被托举人加强联系对接和科研合作等,支持被托举人参与本专业领域的专业技术培训、专业资格认证、专题报告会、青年交流等活动,实施周期内每半年组织托举团队专家对被托举人进行一次集中跟进指导,做好项目总结和被托举人的持续跟踪。
以上项目,如有意愿申报者请积极与学会秘书处联系。
联系电话:65998099
联系人:官 兵 姚新玲
河南省电子学会
2022年10月9日